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CN:22-1285/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内容涵盖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媒体艺术学等专业领域,以及艺术与文、理、工、管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反映国内外前沿学术水平和学术动态,是高校师生与科研人员探讨学术理论与艺术观点、交流创作与展演经验、发表科研与教研成果的重要平台。
杂志文章特色
1.《吉林艺术学院学报》观点明晰,论据详实,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2.《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来稿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每篇文章包括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包括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所在单位、职称、所获学历、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等信息)。如文中有作者所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注释、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并置于文末。
3.《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文中图片请另附含有高清晰、高分辨率图片文件夹,并确保图片的排序和说明的准确性。
4.作者保证该论文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5.来稿请勿一稿多投。编辑部自收到稿件之日起,将组织专家组对所收稿件进行审阅,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作者。若3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录用通知(特别需要者可传送电子版/纸质版录用通知),请与编辑部及时联系确认稿件是否录用。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百家争鸣·学术经纬_艺术传播,学术经纬_戏剧与影视学,至善尽美·作品选登,学术经纬_美术与设计学,学术经纬_音乐与舞蹈学,教学视窗,创新收获·吉艺资讯,学术论坛,学术经纬,博学求真·学者观点,艺海拾珠,产业研究,百年影史 美学重构 创新发展——2018首届中国电影美学年会,学术经纬_艺术学,特别策划·“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学术论坛发言实录,中英创作领域交流论坛,美术与设计学,2018重点成果推介_美术与设计学,创意文化 智慧科幻 畅想未来——中国首届“蓝星球”科幻与电影高峰论坛,吉艺美术展览,精微素描作品选登,纪录片研究,第24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暨第5届深圳青年影像节获奖名单,特别策划·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特别策划·2018中国动态影像视觉艺术高端论坛,大美长白系列作品,特别策划·中国电影与时代同频共振,附录,音乐与舞蹈学,特别策划·建党百年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剧影视研究,校庆专栏,坚定信仰 永葆情怀 自觉担当——第四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吉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果推介,特别策划·金鹰论坛转载,以科技引领创作——科教类节目的制作与新科技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用生活谱写温暖——纪实类纪录片的创作,现场直击,创新·开放·融合——2018年度纪录片产业新发展,艺术学,百花齐放 精粹掠影 共谱华美篇章——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盛典风貌,谈艺录,特别策划·专访,创谈录,刊首语,特别策划·理论高地,收获创新·吉艺资讯,剧本,让历史告知未来——历史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用镜头描画自然——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特别策划·第九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专家论坛,视觉艺术高端论坛,学术访谈,特别策划·全国省属综合艺术院校第二十五次交流协会,特别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主编寄语,获奖公布,立足当代现实 坚守文化阵地 聚焦电影精品——《今日影评》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论坛,卷首语
摘要: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具有灿烂的地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四胡音乐在该县流传已久,演奏风格和技术自成门派,音乐作品具有独特性,演奏艺人层出不穷,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的传承人。被誉为"一代琴王"的著名四胡演奏家苏玛,是郭尔罗斯四胡音乐的代表人物。四胡音乐作为郭尔罗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蒙古族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摘要: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和金湘的《红帮裁缝》都将江浙民歌素材用于歌剧之中,调式旋律呈明显的五声性特色;但两部歌剧的戏剧情节结构、技法却差异分明。想象中的东方与本乡本土的故事情节、传统的三幕五场联缀结构与"起承转合"式四幕结构、前卫的传统技法与近现代技法且都以江浙民歌为核心素材,显现出民歌素材在歌剧创作中的组织创造性。
摘要:青年学者刘晓真的《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当代中国民间舞蹈》是近年来颇具特色的舞蹈人类学著作。其采取"投入"式叙事,将鼓子秧歌置于60多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语境,于时空交织的复杂关系中展现鼓子秧歌自身的传衍流变。叙事过程中,作者注意发掘鼓子秧歌作为"核心事件"的关联功能,巧妙处理社会历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之结",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呈现方式,有效实现整体观照与历史细节的深入挖掘,构建起一套独特的网状叙事格局。其在当代舞蹈史叙事方面表现出一种可贵的开拓精神。而其人类学视角,也使该著获得了诸多富有新意的价值判断。
摘要:渐江山水画中松柏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与图式,以一种迥异的姿态与笔墨语言在清初画坛独树一帜,蔚成宗派,影响深远。结合图式、图像学等研究方法将渐江作品中的奇松造型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中,结合画家的师承、个性、经历等客观的分析与阐释其作品中的独特的松柏图式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探索其作品背后的文化隐喻和审美理想。
摘要:雅克·朗西埃的核心概念"艺术的审美体制"所预示的现代艺术发展走向与格林伯格所概括的"媒介自律"恰恰相反。朗西埃之所以质疑格林伯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以原创性的平等思想为前见,并将其推衍到艺术领域。朗西埃对现代艺术进程的"重写"并未构成对现代性理论的实质颠覆,更准确说是一种反思、一种补充。
点评详情